青龙满族自治县是矿产资源大县,现有采矿权矿山109个,矿业经济在全县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优于矿亦忧于矿。尽管资源禀赋优越,但多年来,青龙矿业却在“喜”“忧”参半中艰难前行,历史欠账尤其是环境、生产、社会安全的心病和包袱,一路拖起了后腿。
近年来,青龙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县、转型跨越”发展战略,特别是“6+1”联动监督工作开展以来,青龙坚决落实省市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矿山综合治理。
青龙层层压实责任,组建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相关县级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方位加强对矿山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细化明确资源规划、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责任,强力推进矿山综合治理,加强联合执法力度,确保形成强大合力。明确各矿山企业作为责任主体,必须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全力落实好矿山综合治理工作的各项具体措施。
青龙加强顶层设计,深刻剖析矿业经济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确定“减量化、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发展”的工作思路,研究制定了固体矿山分类处置措施,初步拟订了《关闭退出矿山名单》《整治达标矿山名单》《拟设置建材类矿山集中开采区名单》《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综合治理任务清单》《拟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名单》。
青龙开展分类施治,按照关闭取缔一批、整合重组一批、修复治理一批、规范管控一批“四个一批”的思路,扎实推进矿山综合治理。对与各类自然保护地保护要求相冲突,达不到环保要求,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存在越界开采,拒不履行矿山环境修复治理义务的,严肃追究法律责任,并依法实施关闭退出。青龙认真贯彻省市矿山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要求,2020年计划关闭3家露天矿山,其中2家已发布采矿权注销公告,正在履行注销程序。同时,推进已设矿山整合重组。按照“扶优培强、关小压劣”的思路,引导重点企业抢抓当前矿山企业开工率较低、整合成本下降的有利时机,通过靠大联强、联营重组等方式,强力推进48个区域性资源整合,目前完成主体确认35个,申报资源整合点2个。青龙按照“自然恢复为主、注重资源化利用”原则,持续推进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综合治理。目前累计完成治理22处、1250亩,其中,修复治理1处、16亩,转型利用2处、117亩,自然恢复19处、1117亩。青龙严格规范矿产开发活动,15家纯露天矿山,关闭取缔3家,变更地下开采1家,其余11家全部处于停产状态;31家露天、地下矿山,变更地下开采10家,其余21家全部停止露天开采。
青龙执法监管,严守生态安全红线,制定整改基本标准和提标标准中,重点突出“安全”和“环保”两条红线,对不符合安全环保标准要求的企业,一律不允许复电整改,一律不能验收合格。加强持证矿山生产管理,按照“资源利用集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的要求严格企业生产监管和复产审查,不断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严查重处违法违规行为,倒逼企业依法规范生产经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始终保持打击非法采矿高压态势,先后实施“打非治违”、打击非法采矿“百日攻坚”、打击违法采矿三年整治、违法违规采矿采砂专项整治等系列行动。累计查处违法采矿案件23件,封堵硐口7个,拆除设备36台套,公安机关立案查处2件。
青龙满族自治县在多措并举推进矿山治理的同时,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努力探索矿山转型发展新路子,推动矿山治理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功实现矿山向农业、矿山向旅游产业“两个转型”。兴马矿业利用矿山废弃地建设种植园886亩,包括种植黑果花楸30万株、面积500亩,种植棉槐、火炬、爬山虎等18万余株、面积386亩,其中黑果花楸是“眼卫士”系列产品的主要原料,经济效益突显。安胜矿业利用闭库尾矿库用地建设菌类种植基地,已建设大棚10座,年产菌棒40万棒。庙沟铁矿和聚隆铁矿利用矿山废弃地开发整理土地900余亩,有效盘活了土地资源,未来总量还将进一步增加。青龙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有效利用七道河乡四道河村废弃矿山资源,谋划建设了沙河旅游驿站项目,既消除了安全隐患、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发挥了旅游效益、提升了乡村品位,打造了“矿业+旅游”示范景点,成为全市旅发大会亮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