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州网 » 资讯 » 电气仪器 » 正文

东方电气的强与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27 09:40  来源:经济参考报  浏览次数:128
核心提示:近段时间,能源装备央企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方电气”)成了业界“网红”:先是由旗下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研制的首台

近段时间,能源装备央企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方电气”)成了业界“网红”:先是由旗下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研制的首台百万千瓦水轮机组转轮,于6月21日在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吊装成功;紧接着,由东方电气和三峡集团联合开发的国内首台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于7月12日在福建兴化湾二期风电场并网发电。用当下的流行语来表述,这一波可谓“乘风破浪”。

仔细研究会发现,这家创建于“二五”、成长于“三线建设”时期的装备制造企业,近年来动作频频:不管是备受业内关注的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还是去年搅动资本市场的氢燃料电池,均实现了自主研发制造,掌握完全知识产权;660兆瓦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华龙一号”自主三代核电设备等也都是业内“扛鼎之作”。

破纪录刷屏

东方电气A股上市主业平台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股份公司”)2019年年报显示,该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328.40亿元,同比增长6.9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78亿元,同比增长13.19%;资产负债率64.52%,降到“十三五”以来最佳水平。

从财报披露的信息可以看出,股份公司近年来持续开展“风电振兴”“服务做大”和“国际做强”三大攻坚战。其中,业绩最为突出的正是风电产业振兴攻坚战:去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5.61亿元,同比增长43.07%;新中标合同创历史纪录超过200亿元,签订了国家电投乌兰察布、中广核兴安盟等百万千瓦级重磅订单,市场占有率由2018年的3%提升至目前的10%。

风电产业高度市场化,“玩法”与传统的火电、水电行业不同。但东方电气凭借在能源领域的深厚积累,迅速在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在大容量风电机组研发上更是走在了最前列。

近日并网的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位列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其叶轮直径185米,相当于3台波音747并排的宽度,风轮扫风面积相当于3.7个标准化足球场。令人惊讶的是,这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创下多项国内“第一”“首次”的机组,从提出设想到并网发电只用了不到三年时间。

2017年三峡集团提出联合开发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时,东方电气只有5兆瓦样机,挑战10兆瓦等级面临不少技术空白。但东方电气一直坚持走自主研发道路,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有独特优势。

“2019年春节,研发人员未休息,一起加班优化机组方案,晚上就在会议室啃馒头。”东方风电董事长贺建华告诉记者,公司风电项目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凭着一股拼劲儿,成功攻克了一个接一个的技术难题。

10兆瓦机组的诞生,不仅让我国进入世界海上风电装备领域第一梯队,对当下正蓬勃发展的海上风电产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在相同的风场核准容量下,可以减少桩基数量,减少用海面积,降低对沿海经济的影响,也节约开发与运维成本。这不仅关乎海上风电开发的经济性,也为今后海上风电平价上网奠定基础。

目前,三峡集团与东方电气开始筹备全新平台的12至15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的联合研制。

而在“服务做大”和“国际做强”方面,东方电气同样取得显著成绩。股份公司2019年年报显示,包括电站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等在内的现代制造服务业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8.76亿元,同比增长13.87%;国际业务做强攻坚战稳健前行,并取得了首个海外城市固废气化发电项目订单,实现业务领域的新突破。

今年6月,东方电气成功拿下坦桑尼亚朱利叶斯·尼雷尔水电站9台235兆瓦立式混流机组及配套设备的供货合同。这是迄今为止中国自主品牌一次性出口容量最大的水电设备合同,刷新了此前由东方电气自己创造的水电设备出口纪录。

研发实力“出圈”

近日,由东方电气试制的首个撬装式加氢系统在东方锅炉德阳制造基地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川渝两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深化合作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未来成都—重庆或将开通省际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线,助推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进程。

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推动加氢设施建设”,使氢能概念在资本市场渐热。次月,东方电气在成都建成西部第一条氢燃料电池自动化生产线,具备了年产1000套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批量化生产能力。消息一出,股份公司的股价立即拉出几个涨停。

实际上,东方电气并非强行“蹭热点”,而是已在氢能领域潜心布局超过10年。

早在2007年,东方电气传统业务还处于大发展阶段时,如何从规模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就提上集团议事日程。2007年11月,东方电气在集团层面成立中央研究院,定位于研发前瞻技术,在水电、火电、核电、气电、风电、太阳能等已有的“六电”业务之外开辟新的发展领域。

东方电气中央研究院院长王为民告诉记者,中央研究院创办之后,集团每年投入约1亿元经费,并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逐渐形成以氢能及燃料电池、新能源和储能、智能装备和控制、电动汽车驱控、煤资源清洁利用等为主的几大研发方向。

2017年10月,东方电气中央研究院推出了第一个从实验室走向商品化的系统级产品——一台氢燃料电池动力城市客车,整台客车的动力系统具有全套自主知识产权。这使得东方电气在国内氢能产业全面爆发前占据领跑优势。

从2018年2月起,10辆由东方电气提供燃料电池发动机、由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整车的城市客车在成都市P09路公交线投入运行。这是四川首条、国内第二条商业运营的氢燃料电池公交示范线路,截至2019年底累计运营里程超过70万公里,平均百公里氢耗3.4千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020年春节前,集团的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向成都市交付第二批90台示范客车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标志着东方电气自主研制的商用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迈上了100台大关,东方电气也成为国内少数能够配套100台级氢能客车的燃料电池企业之一。

目前,东方电气已形成从可再生能源制氢、高密度储运氢、氢加注到氢燃料电池的全产业链布局,在氢能领域承担了多项国家课题及短板攻关项目,并推动氢能和燃料电池在国防、分布式能源、汽车动力、储能装备等方向的跨领域应用。

其他新兴领域,东方电气也正蓄势待发。股份公司年报披露:储能产业即将起步,酒泉光伏电站储能示范系统运行效果良好,正在推进10兆瓦级储能系统产业化技术攻关;智能制造、5G 技术应用、智慧电厂等产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年报还透露,股份公司2019年新增的401.84亿元订单中,新兴成长产业占比达到19%。

东方电气董事长邹磊认为,全球发电模式在变化,技术在发展迭代,对中国企业来说,能否把握机遇实现转型升级,对企业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敢打敢啃”代代相传

无论是“乘风破浪”,还是发力“新赛道”,想要实现行业领先,都离不开创新。

“东方电气地处‘三线’大后方,论政策、论资源比不上多数中央企业。如果再不自力更生、再不奋发创新,那就真是没有活路了。”邹磊对记者说,这培养出了东方电气不服输、不惧挑战、敢为人先的“创新基因”。

在创业之初,东方电气人就以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出名。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东方汽轮机建厂之初边基建、边生产。设备运来了,厂房还是一个空房子,吊车连轨道都未安装。年轻的车间副主任黄华池组织大家用麻绳拖、用钢管撬的方式安装了60台设备,使工厂初具生产能力。这段佳话,在企业内部被称为“一根麻绳闹革命”,代代相传。

70年代初,东方汽轮机厂提出要自主研发30万千瓦汽轮机。在艰苦的条件下,东方汽轮机坚持在山沟里埋头苦干,自筹数百万经费投入研发;80年代初,工厂连续两年国家任务为零,运转极为艰难,甚至做起菜刀、柴油桶、榨糖机等保生存,但研发仍未停下。1983年9月,东方汽轮机30万千瓦汽轮机在厂内一次试车成功,让我国汽轮机制造工业开始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这台30万千瓦汽轮机被东方人亲切称为“争气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推荐产品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