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几种弧菌:如哈维氏、溶藻、副溶血等弧菌,它们都是威胁对虾生存的有害菌。产生弧菌的一些说法:有些说法指水体的藻菌相失去平衡才会导致;有些说法指虾苗携带才会导致;有些说法指受重金属污染才会导致……无论何种说法,都得面对它们的威胁性。
弧菌超标是对虾养殖户经常遇到的。何种弧菌超标?在何养殖阶段超标?与正常范围相差多少指标?尽管这些都弄清楚了,但因什么为主要发病的条件,都可追溯的。一旦发生在对虾养殖前期时,不妨回顾天气,投喂情况来看,如果天气恶劣了,这种弧菌就有可能快速产生;如果投喂过量了,这种弧菌就有可能获得营养源。对于对虾养殖前期,不禁自问:清塘消毒做得如何?试苗做得如何?解毒做得如何?底部有无红虫的出现?水质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尽管这些自问与放苗相隔一点时间,但也值得深刻检视的。一旦放苗后,就得加速稳定水质,并想办法预防弧菌。
能够加速稳定水质,才能预防前期弧菌超标的威胁性。对虾养殖的前期水质,其中PH值应该在放苗前就要达到符合正常的养殖水质指标。可是放苗后,水环境会随着各种生物的生长和呼吸作用而改变,pH值总会变动的。据观察只要pH值在正常范围内(正常水),还不是弧菌超标的"始作俑者",PH值没怎么变(坏水)才是弧菌超标的“始作俑者”。正如阳光遇上凸透镜一样,一个小小的聚光点就可以导致火灾。前期控制好PH值,就等于水质稳定,弧菌超标的机会少。
“上帝要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这虽然只是一种精神制胜法,但制胜弧菌就不是让它"疯狂"。一旦弧菌真的"疯狂"起来,就是对虾养殖灾难的来临。因此一旦发现弧菌超标,有些养殖户选择消毒:一般的消毒药物(如漂白粉,二氧化氯)就能消灭它了。消毒药物对对虾产生的应激,就得协同抗应激才能进行消毒了。有些养殖户认为消毒是迫不得已的,事实上,对虾养殖的阶段性不同,消毒的程度就不同。同样,对虾也受到二次应激,就像既被推撞又被拳击一样。难怪有人笑称:”对虾好好的,为什么一下子就没了,不是感染死的,而是被气死的”。然而当人们觉得对虾难养时,就恰好印证了对虾确实对养殖环境非常苛刻,而弧菌对养殖环境却不苛刻。正如汽车T动力与L动力系统的区别一样,T动力对机油苛刻,而L动力对机油不苛刻。
以菌抑菌(有益菌抑制弧菌)是好办法,也是保持水质稳定的措施之一。这办法一到了对虾养殖的中后期却失灵了,据观察重金属含量上升(各种溶解物的重金属残留)是主要原因,重金属不能清除吗?用解毒剂即可。中后期把重金属处理好,藻菌平衡,弧菌就容易抑制。据观察雨后天晴弧菌超标,其间接因素之一就是不同密度的水体产生的强对流把底部的重金属从“嵌入结构"模式(某些解毒剂与重金属的化学反应)转变为“解锁”模式,进一步阻碍了有益菌生长。弧菌就抑制不了。要尽快把重金属清除,雨后及时解毒就显得十分重要;要保持水质稳定,雨后及时泼洒有益菌就显得更加关键。
建立一套养虾模式,也是对抗弧菌的手段之一。如草鱼与对虾混养。草鱼放多了,虽然耗料系数大了,但安全角度来看,草鱼会吃掉一些死虾,防止致病源进一步扩散。对于活虾的而言,一旦吃过死虾,也会被弧菌感染。那些被弧菌感染过的虾,当它们已"疲惫"到难于"支撑"时,就会“累爆"而死。弧菌的威胁性随着高密度养殖对虾的模式出现后而增大,感染时间特别快,死亡率也特别高。因此,合理的放养密度是方向,混养是方法。无论何方向何方法,都是围绕时间和成本去计算,这过程就该细致管理。有些养殖户对于弧菌来说,并不是想象中的可怕,原因是善于控制它们了。正如毒蛇一样,不去逗它,它会咬人么?(也许饿极了才咬)。
弧菌的产生,是需要条件的:如水质恶化、底质恶化等,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水体走向老化,特别是养殖的后期,据观察此阶段如对虾发生弧菌大量感染死亡时却难于治愈,因此发觉水体处在老化状态,当调水也解决不了老化时,为了减轻老化的水体带来的危害性,一方面通过洁底增氧来维护水质,底质的良好来延续养殖时间,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对虾的消化水平来延续养殖时间。
无论弧菌听起来多么的可怕,始终以预防为主。弧菌的威胁性从对虾养殖的前、中、后期都存在,虽然说每个阶段处理方式不同,但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才是可控的。